本硕博都在浙农林大!是种什么体验?
在浙农林大有这样一群
优秀学子
他们“从本科读到博士”
一直在浙农林大的校园里
与浙农林的缘分
也越来越深
从本科的懵懂羞涩
到博士的专注认真
本、硕、博近十年的求学生涯
都与浙农林大朝夕相处
现在的他们
心无旁骛,潜心科研
始终有着无限的动力
于学习科研的追梦路上
在人生的画卷上
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浙农林大的沃土
孕育了
这群奋力向上的学子
他们始终不忘初心,奋勇向前
人物介绍
黄春颖
中共党员
林学博191班
自2010年9月本科入学以来,一直留在浙农林学习深造,在浙农林获得了理学学士学位和农学硕士学位,现如今正在攻读博士学位。在校期间勤勉努力,锐意进取,共参与发表论文7篇,其中SCI3篇,一级期刊1篇,核心期刊3篇,曾荣获浙江农林大学“优秀团干部”“社会工作奖”“优秀学生干部”等荣誉称号,并获得校外奖学金和优秀学生一等、二等奖学金。与此同时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各项竞赛活动,曾荣获“挑战杯”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三等奖、第八届浙江省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创业大赛三等奖、第六届浙江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银奖。光阴易逝,岂容我待,唯有一往无前!
徐炜杰
中共党员
农业资源与环境博191班
自入学以来,秉承“求真、敬业”的校训,弘扬“坚韧不拔、不断超越”的精神。曾带领浙江农林大学“美丽浙江”资源调查专题暑期社会实践团进入浙江省百优团队;主持省级新苗人才计划项目1项;以第一作者发表核心期刊论文1篇,SCI论文3篇(二区、三区、四区各1篇),撰写发明专利2项;指导本科生完成环境科技生态创新竞赛且获得省级三等奖。在求学过程中注重个人全方面的培养,曾担任院分团委副书记,院研究生会主席以及兼职辅导员。
何星蔚
中共党员
竹资源高效利用博181班
现正在攻读博士学位,读博期间有幸访学新加坡国立大学(NUS)八个月,并做了深入交流学习。在校期间GPA始终保持在3.5-3.8/4之间,共参与发表论文8篇,其中SCI4篇,核心期刊2篇,会议论文2篇,其中获一等奖1篇,参加浙江省青苗项目并结题。曾获浙江农林大学校级优秀毕业生、数学建模三等奖、第六届“东湖杯”课外学术竞赛三等奖、“职业规划大赛”一等奖、“优秀学生科研创新奖”、曾获得“社团活动奖”“社会工作奖”“优秀团干部”“优秀学生干部”、研究生一等学业奖学金、研究生二等学业奖学金。本科期间曾担任班级团支书、工程学院党建指导委员会组长、学生会分团委外联部副部长等职。在学业及学生工作两不误的情况下,积极参与社团及各项竞赛活动,曾荣获浙江农林大学数学建模三等奖、第六届东湖杯课外学术竞赛三等奖、院“职业规划大赛”一等奖等。
弱水三千,唯爱浙农林
黄春颖
我从2010年来到浙江农林大学,如果18岁时的初探农林略带懵懂和无知,那么28岁时决定读博就多了份坚定和勇毅。选择浙农林的原因有很多,我很喜欢优美静谧的校园环境,也很喜欢真诚热情的良师益友,说点最喜欢的,是导师的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与其说是选择,更多的是被造就,学知增识,读书做人,把科研路慢慢走亮堂。
徐炜杰
首先,浙江农林大学是一个适合做学问的好地方,是植物园与校园二合一的现代化生态校园。学校拥有雄厚的师资力量,多个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搭建了多个国家级、省部级共建平台等,为我的考研之路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其次,我个人本人比较关注我国农业生产的发展,因此选择了浙江农林大学,选择了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
何星蔚
学校地理环境于杭州依山伴水,“两园合一(校园 、植物园)”的现代化生态校园,是读书做学问,潜心科研的好地方。“求真、敬业”的校训也深深吸引我,不仅篆刻在校训石上,更是一眼便牢记于心,心向往之。
心之所向,一路追寻
大胆假设,小心求证。
——黄春颖
导师时常教导我,做科研,要仰望星空,脚踏实地,眼界要开阔,思维要拓宽,要有天马行空的想象,也要有科学严谨的实验验证。他经常从不同维度和我探讨课题,也常常搭建平台让我和不同专业知识背景的老师同学交流。突破自己的认知边界很难,但正是这份自我局限性更加鞭笞自己要看得更多,做得更多,才可走得更远!有了好的假设,缜密细致的科学验证也尤为重要,懂得实验原理就不会人云亦云,多做实验对照就不会使得阳性结果带有侥幸的成分,尽管我也经常摔倒在求证的路上,但那些比别人多花的力气,比别人多想的思量,最后真真正正成了自己的武装,让自己从一无所知的本科生慢慢蜕变成独当一面的博士研究生。
汗水是不会背叛自己的,就算再微弱的月光也会有不平凡的光芒。
——徐炜杰
农业资源与环境是一个需要进行试验研究的学科。2016年进入研究生学习阶段,为了寻找到最合适的盆栽试验用土,常常顶着三伏天,背着采土工具上山下地进行土样采集,回来后进行加班加点的测定分析,终于在数百份土样中筛选出所需的盆栽试验用土。在后期的试验过程中,在正午的温室大棚、灯火明亮的实验室、单一乏味的检测室已经成为他的日常。为了更科学的阐述研究成果,他从标题、前言、摘要、结果与讨论以及结论,前前后后修改了十几次,最终研究论文被高质量的SCI期刊收录并发表。在研究中他始终坚信汗水是不会背叛自己,习惯早出晚归,习惯了实验室-寝室-食堂三点一线的生活,在辛勤汗水的浇灌下也获得了一系列的研究成果。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何星蔚
在追求真理和真知方面,前方的道路还很漫长,但我将百折不挠、不遗余力地去追求和探索。
这句座右铭我从中学一直牢记于心到现在,并不是因为出处于哪位名人或要将它当作口号来喊,我们所处的年代不同,理解也需与时俱进,只要相信自己的方向是对的,不管艰难和险阻,我们都要拥有坚定不移并且持之以恒的积极的人生态度。
结合自己的求学路,在大学和读研期间在课程学习之余从未浪费一点一滴的时间和精力,一直参加社团学生及党建等工作,夯实学业及工作能力,除此之外拓展自己喜好的业余爱好。然而还有很多需要学习进步的地方,欲速则不达,不浮躁不懈怠不断进步相信自己能成为更优秀的浙农林学子。鉴于从小到大生活的家乡环境,其实读研和读博被很多人不理解,家人和老师朋友们的鼓励支持以及心中的信念让我坚定到现在成为更好的自己。趁天未全黑,我们一起探路前行追寻心中的太阳!
情定浙农林,一往而深
黄春颖
自来到浙农林,我遇到了很多生命中的贵人,他们给我指路并鞭策我前行。本科学习时,课堂上一个同学问我们的一个思政老师,他问:“老师,您对您的现状满意吗?如果人生再来一次您还会继续选择当一个大学教师吗?”,我记得当时老师两眼带着光,发自肺腑又饱含深情地说道:“我一直为我是一名大学教师感到骄傲,别说是再来一次,就算再来一万次我都会选择当一名大学教师,因为只有大学教师才是真正精神独立,人格自由的人!”在此之前我从未想过要当一名大学教师,自那之后我再未想过要成为其他人,这些年来,我只想着就把一件事做到精致,最后再以个人所学教书育人,回报社会!
徐炜杰
学校注重学生的培养,农业资源与环境学科相继拿下了一级学科硕士学位点与一级学科博士学位点,为我继续深造提供了方向与道路。同时,我的导师——柳丹老师以其独特的人才培养机制,高超的科研水平让我决定继续在农林大学,在柳丹老师团队学习深造。
何星蔚
浙农林大的发展有目共睹,现今属省重点建设高校,有国家重点实验室,而所有的声誉和名气都是靠着一批批硬实力的教授老师、同学们日以继夜干出来的,而我自己非常有幸和母校共同成长。不仅如此,浙江农林大学鼓励学生创业、支持学生出国深造、注重学生综合发展,为学生提供许多机会,成为更好的自己。
最后依旧要谈谈学校的风景,在这里可以和天鹅共舞,早晨被鸟鸣唤醒,在路上蹦蹦哒哒的松鼠,三千多种植物等等,只要经历过浙农林仿若山水画般的春华、夏芳、秋实、冬藏,便毅然深深扎根于此了。可以很自豪地说自己是一名真正的“浙农林人”!感谢母校培育了我,感谢我院的所有老师们。
对学弟学妹们学习和科研的建议
黄春颖
努力做到最好,但不要强求,不偏执,不泄气。做你想做的人,这件事,没有时间的限制,只要愿意,什么时候都可以开始,如果尽了很大的力气发现自己还没有做到,我希望,你有勇气,重头再来!
徐炜杰
科研是一个不断打破陈规,勇于创新的过程。大家要坚信勤勉而顽强地钻研,永远可以使你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何星蔚
步入大学和中学不一样,学习生活都需要主动的自我意识,大学不是象牙塔,是建立学校生活与社会生活的桥梁。
首先要好好学习课程和专业。从大学到现在,我本人是年年拿奖学金,有所得会让我们充满斗志和信心,保持积极的心态,不要临时抱佛脚,脚踏实地所学的内容都是自己的铺路石。学习好英语及口语,本人有幸出国访学交流期间发现大部分国人的口语能力欠佳,作为国际交流工具,我们在校期间有必要主动提升口语能力,以备不时之需。
其次要积极参加学生社团、科技竞赛类活动,不仅能提高工作能力,锻炼组织策划、领导执行力,还能扩大社交圈以及锻炼交际沟通的能力,锻炼自己的责任感为以后的工作之路打下良好的基础。希望学弟学妹们给自己一个舞台,看到闪光的自己。
最后心态和情绪很重要,有压力定要及时释放,有情绪及时排解。注意锻炼以及劳逸结合。磨刀不误砍柴工,要让身体和情绪成为自己的友军。希望学弟学妹们毕业之时都能满载而归。
坚韧不拔的他们
在浙农林大度过了许多春秋
收获了硕果累累
与更加优秀的自己邂逅
在科研路上奋勇前行
道阻且长,但信心满满
终将抵达心之所向
期待在未来
在浙江农林大学
一个读书做学问的好地方
遇见更多优秀学子
一同向着梦想拼搏奋斗
浙江农林大学
文案 / 胡江梅
排版 / 王容
责任编辑 / 尧甜
审核 / 霍婷婷
终审 / 陈胜伟
出品 / 浙江农林大学新闻中心